来源:珠百科 时间:2019-04-03 11:15:24浏览132次
当珍珠蚌在水里张开贝壳时,不小心外来颗粒进入后;外套膜不断分泌珍珠质包裹慢慢形成珍珠;下面珠百科就来介绍下珍珠的形成和珍珠成分及珍珠结构另外珍珠是由河蚌的哪个结构形成的?
1、珍珠的形成,当珍珠蚌在海床进食中,贝壳张开,受到外来物沙粒,寄生虫等异物偶尔掉进去,外套膜受到刺激,它就会分泌出珍珠质,把掉进去的异物层层裹住,使其圆滑,逐渐形成珍珠囊-光亮润泽的外层。养殖珍珠就是根据此原理,运用插核技术将圆形珠植入蚌内,便形成了珍珠。
一般认为,蚌的外套膜表皮细胞受到某一刺激而急剧地分裂增殖,逐渐包围刺激源,形成完整的珍珠囊,并以刺激源为中心,渐次层复一层地分泌珍珠质,从而形成珍珠。因此,所形成的珍珠是圆球形或非圆球形,关键在于珍珠质能否均匀地在刺激源周围积累。
2、珍珠的结构,珍珠是由一系列的同心圆状珍珠质层组成,具有明显的圈层构造,中心常常存在一个珠核,自然珍珠的珠核普通为沙粒或小虫;养殖珍珠的珠核普通为较大的颗粒的圆形珠核和无核养殖的空泛。珍珠层包括三个局部:无定形基质层、方解石结晶层(又称棱柱层)、文石晶层(又称珍珠质层)。而无核的淡水珍珠普通只要珍珠层局部。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区别:一种像砂粒、小虫或虫卯等异物,偶然侵入蚌壳内,与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一起陷入蚌的结缔组织,表皮细胞组织分裂增殖成珍珠囊,包围异物,分泌珍珠质,最终形成珍珠。这样形成的珍珠是有核的。另一种为外套膜表皮细胞组织的一部分因病变或受伤等原因,脱离原来的部位,进入结缔组织中,分裂增殖形成珍珠囊而形成珍珠。这样形成的珍珠是无核的。
3、珍珠的成分,主要为碳酸钙CaCO3(约占82~86%),矿物名称为文石(又称霰石),珍珠角质10~14%,水2%。
4、珍珠外表形貌特征,珍珠外表形貌主要由贝、蚌等母体的生理状态、分泌物性质、年龄、生态环境和水中营养成分等要素所决议的。在理想状态下,珍珠外表润滑洁净,而实践上珍珠外表经常呈现许多瑕疵(如沟纹、瘤刺、斑点等)。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珍珠外表由各薄层堆积所留下的各种形态花纹,有平行线状、平行圈层状、不规则条纹、漩涡状、花边状,相似于地图上的等高线,也有完整润滑无纹的,在电子显微镜下可明晰的看到台阶状的碳酸钙结晶层,每层都由六万板状的结晶体和胶态物质平行连结而成,其间有许多小空隙。
5、珍珠的颜色,以白色为主的,可出现奶色、亮黄色、亮玫瑰色、杂色等;以黑色为主的,可出现灰、古铜、暗蓝、蓝绿、绿等色调。有色珍珠,是指除白、黑色以外的珍珠,通常为蓝色的,此外,还有红、紫、淡黄、丁香紫、绿等色的。珍珠的光泽:具有变幻不定的晕色(晕彩)。
6、珍珠硬度,天然珍珠硬度为2.5~4.5,相对密度为 2.6~2.78;人工养殖者,相对密度为2.72~ 2.78;珍珠溶解于酸,滴稀盐酸起泡;
另外珍珠的发光和吸收光谱,在紫外线长波或短波照射下,天然珍珠发荧光(亮蓝、淡黄、淡绿、粉红等色),养殖珍珠有时发荧光(与天然珍珠相同),有时不发荧光。很早以前珍珠核主要以各种小颗粒、铅银、玻璃、大理石、陶瓷和植物种子等,后来慢慢采用珍珠蚌壳制作成珍珠核,后来又有采用合成树脂做珠核;其实这里面主要的问题是钻孔的时候很多珍珠核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一般都采用蚌壳做珍珠核;其中有一种原料砗磲贝壳做珍珠核非常合适,但它已被列为保护动物;目前也有很多珍珠核采用白岩石作为珍珠核使用。更多关于珍珠结构与成分请关注珠百科,禁止转载。